伊曼纽尔·迪罗塞蒂的旅行日记
在《为什么如此憎恨权威?》这篇文章发表后,我收到了很多回复。首先是有人混淆了权力和权威,或者要求我不要混淆。在这里,我们可以看到一点:社交网络上仍然有很多人认同这种区分。这甚至标志着他们继续阅读
陆军军团将军皮埃尔·吉莱(Pierre Gillet)撰写的《谁像上帝?》(1)详尽地列举了领导者应具备的品质,并阐述了担任指挥官所需的基督教美德。这本看似内行之作的书籍,在前陆军军团指挥官皮埃尔·吉莱(Pierre Gillet)细腻而有力的笔下,成为了一部全新的TTA(1)。继续阅读
(摘自罗马礼仪,提图鲁斯九章,第十章)V. 主啊,求你不要按我们的罪孽待我们。R. 不要照我们的罪孽惩罚我们。V. 上帝啊,我们的救主,求你帮助我们。R. 主啊,求你为了你名的荣耀拯救我们。V. 主啊,求你不要记念我们先前的罪孽。R. 愿你的……继续阅读
第七部分,也是最后一部分:爱。安提戈涅的愿望是家庭;她不想让弟弟无人安葬;而克瑞翁则希望确立自己的王位,并展现他的权力。安提戈涅青睐那些体现爱意、展现真我的家庭关系。克瑞翁通过签署一项必须遵守的法案来确立自己的权力。继续阅读
克瑞翁将他的对话者分成两派:支持他的人和反对他的。他不再与反对他的人谈判,而是威胁他们。他被武力所控制,而武力本应只用于保护,而对于那些全身心投入的人来说,情况总是如此。继续阅读
新约中最能体现人性的例子,是彼得和耶稣基督的对话。彼得坚持要他的主人相信他的虔诚是完全真诚的。因此,耶稣告诉他,鸡叫以先,他会三次不认主。第一次……继续阅读
播放“但时光总会重来……”——埃马纽埃尔·迪·罗塞蒂在 Vimeo 上发布的《第二外籍步兵团》(1991 年)。1991 年 8 月 31 日,第二外籍步兵团在一场精彩的电影盛会中庆祝了其成立 150 周年、埃尔蒙加尔战役以及从第一次海湾战争“达盖特行动”中归来。来自尼姆的 3 万名观众出席了继续阅读
身份真是个大问题!这个词在希腊史诗和悲剧中都没有出现。在安提戈涅的时代,身份建立在血统和城邦归属的基础上。身份根植于根源。家族和城邦将他人需要了解的一切都聚集在一个虚拟的旗帜下。继续阅读
权威失去了它的高贵和谦卑。权威成了无情秩序、轻率武力和暴政的代名词。这真是价值观的颠倒!然而,根据《安提戈涅》的说法,权威可以防止暴政!现代人对权威有这样的印象,是因为它被践踏在脚下。继续阅读
如果“法国的不幸堪称典范”,那么我们需要三十年的时间才能从最近的不幸中恢复过来:右翼的懈怠与左翼的宗派主义相结合。近半个世纪以来,我们一直遭受着知识分子恐怖主义的折磨,他们接连被马克思主义、列宁主义、毛主义、社会主义、社会民主主义所侵蚀,却没有继续阅读
第三部分:命运 人源于树。人,如同树,由其根基和果实定义。人,如同树,依靠外部和内部因素才能成熟。人就像这棵历经磨难雕琢的树干,依靠根基,或多或少地结出果实。继续阅读
第二部分:葬礼——“我最亲爱的伊斯梅内。今天早上我来告诉你,我已经安排好了一切。我为我们两个兄弟安排了同一个葬礼。我没有选择,而且由于我们兄弟没有留下任何遗愿,所以我决定亲自处理此事,继续阅读
在这个阴雨绵绵的星期天,我重读着美妙的奥斯蒂纳托旋律边上的笔记,其中有这样一句金玉良言:我们不要用手遮住脸。这个世界不再有值得我们崇敬的地方,不再有荣耀或智慧的举动来赦免它,这个世界被武力所诱惑,四处散播着污秽,而它……继续阅读
他是个学究,学究是空洞而自大的头脑,因为满口文字,就自以为满口想法,享受文字的韵律,自欺欺人地统治他人。他是个自以为真诚的伪君子,是个把自己当成亚伯的该隐。在他萎缩的大脑里,沉溺于抽象,继续阅读